banner
服刑家属必看:识破诈骗陷阱,守护亲人权益
发布日期:2025-05-09 17:11:00
浏览量:13

当亲人入狱服刑,家属们的心便如坠寒冬,担忧与思念如影随形。每一通电话的期盼、每一封信件的等待,都饱含着对亲人早日回归的渴望。然而,这份深情却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,成为他们诈骗敛财的突破口。在此,我们为服刑家属揭开常见骗局的面纱,助大家守护好自身权益。

 image.png

谎称“找关系调工种”,切勿轻信

监狱有着一套科学且严格的服刑人员改造岗位安排机制。在分配岗位时,会综合考量服刑人员的改造需求、身体状况、文化程度以及监狱整体管理要求等多方面因素,经过严谨的集体商议,确保岗位安排公平合理且有利于服刑人员的改造。但一些别有用心之人,会抓住家属渴望亲人能在狱中过得轻松些的心理,声称只需支付一定费用,就能“找关系”将亲人安排到轻松的工种。这不过是他们精心编织的谎言,目的就是骗取家属的血汗钱。一旦家属轻信,不仅财产遭受损失,还可能因这种不正当行为影响亲人在监狱的正常改造。

承诺“捎信带物”,实则违规又危险

监狱为保障管理秩序和服刑人员安全,严禁服刑人员通过非正当渠道捎信带物。这是维护监狱正常运转、保障服刑人员合法权益的必要举措。然而,诈骗分子却会以“有特殊门路,能帮忙捎信带物”为诱饵,吸引家属上钩。他们不知道,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,捎信带物者将面临严厉惩处。若传递的是违禁、违规物品,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,还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这不仅会让家属陷入法律风险,还可能对服刑人员造成更严重的负面影响。

宣称“减刑假释包办”,纯属违法行径

 image.png

服刑人员的减刑、假释等事项,是严肃的执法活动,有着严格的法律程序和标准。必须依据国家法律法规、刑事政策、监狱管理规定以及服刑人员的实际改造表现来执行,任何个人和组织都无权违规插手。但诈骗分子却无视法律尊严,声称能“找关系”帮忙办理减刑、假释手续,以此骗取家属钱财。实际上,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法治秩序,即便有人通过不正当手段暂时获得了相关待遇,一经发现也会被立即撤销并依规处理。

家属们若想关心亲人,每月定期写信询问近况是不错的选择。如今线上寄信便捷高效,手机下单即可完成。希望家属们能擦亮双眼,识破诈骗陷阱,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权益。


下一篇 : 没有了!
通过我们的服务,为亲人之间搭建起一座既安心又高效的沟通桥梁 让爱与关怀跨越距离,传递心间
立即寄信
服务热线:
17719687029
微信:
qinqingtongxin
邮箱:
admin@admin.com
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