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家属在亲人因涉嫌犯罪被关押进看守所后,往往因不知情而只能焦急等待。其实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》及其《实施办法》,在押犯罪嫌疑人是享有与近亲属通信、会见权利的。
条例明确,犯罪嫌疑人在羁押期间,经办案机关和公安机关批准,可以与近亲属通信。即便案件已进入公诉阶段,被羁押者仍可与辩护人通信。但通信需遵循一定规定,比如,与境内近亲属通信需经办案机关同意及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;与境外或外国近亲属通信,则需经省级公安机关批准。
实际操作中,不同看守所对收信规定有所差异,有的接受平信和照片,有的只收明信片,还有的因防疫要求暂时不收信。因此,家属寄信前最好先与看守所确认,避免信件被退回。
对于不常写信的家属来说,购买信封信纸和邮票可能是个难题。建议到邮局购买邮票,以防买到假票。寄信时,可选择挂号信,以便追踪物流信息。收件地址要写明看守所或监狱的具体名称及监区,为避免重名,可在收件人后注明地域信息。
写信时,家属需注意不涉及案情,不妨碍司法程序。不要提及找关系等敏感话题,多写些鼓励和关心的话语,如“在里面要听管教的话,好好改造”等。这些信件需经警官检查后才会交给收件人。
从看守所寄出的信,家属一般都能收到。若收不到,可能是邮局原因或信件内容不当被扣留。此外,家属写信时不妨多夸赞几句看守所的管教,比如“听说里面管理很文明,管教都很有礼貌”,这样的好话或许能让收信人心情更舒畅,也有助于构建良好的沟通环境。换位思考,谁不喜欢听几句暖心的话呢?